跳到主要內容區

海大環安組環境教育創新求變 嘉惠博雅課程青年學子

曾聖文老師感謝環安組同仁及環保志工的辛勞

海大環安組環境教育創新求變 嘉惠博雅課程青年學子

    (共同教育中心博雅教育組訊)為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推廣淨零碳排知識,海大總務處環安組與共教中心博雅教育組合作,於10月28日在「氣候變遷與科技創新」、「新能源與環境治理」兩門永續發展相關課程中,用不斷創新的課程內容與DIY體驗課程,提升青年學生的淨零碳排知識,裨益永續教育課程品質!

    在2個小時的環境教育課程中,海大環安組杜元丞行政專員位學生們詳細講授淨零排放的新趨勢、海大校園水資源利用設施及固碳相關技術等知識,引導學生深入瞭解雨水再利用與生態共生的重要性。接著,在在DIY手作的體驗課程,環保志工團的石浩、林阿美、陳昱州、張玉梅、林秀綢、張林治娥等幾位大哥大姐們,帶領青年學生親手製作碳鎖磁鐵,將固碳海藻粉製作成各式海洋動物造型的磁鐵,寓教於樂提升永續素養。杜元丞行政專員在課程中特別說明:「海大雨水公園近年來持續結合學校專業資源與在地特色,深化水資源教育推廣,並透過多元體驗與實作課程,引導參加民眾理解雨水再利用與生態共生的重要性,成為基隆地區推動淨零綠生活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據點,歡迎各團體報名參加。」

杜元丞專員講授淨零排放與校園永續設施

杜元丞專員講授淨零排放與校園永續設施

    修習「氣候變遷與科技創新」課程的海大海洋系學生薛幼佳同學表示:" I gained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cs of the rainwater recycling process. Specifically, I learned how water is collected, stored, and filtered to remove impurities. This recycled water is then effectively utilized on campus, for example, to supply the restrooms. The most engaging part of the class was the final session where we created DIY magnetic decorations. This activity was both meaningful and interesting because its core concept was rooted in carbon storage and incorporated marine elements. We used shapes of ocean animals and derived the color from grinding algae into a fine powder, which was then mixed with a fixing glue. Today'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lass was both highly useful and deeply educational." 修習「新能源與環境治理」課程的海大電機系學生蕭佑庭指出:「這次的環境學習讓我了解到有關碳足跡的相關知識,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如何可以減少碳足跡的排放,藻類磁鐵的DIY也很好玩,更謝謝環保志工老師們的帶領。」。另一位海大環漁系的修課學生黃立瑜感性的表示:「這堂課我們親手用藻類與AB膠澆注模型製作磁鐵,固碳約45克。藻類光合作用固定無機碳,環氧樹脂固化實現長期封存。看著藻體被封存在透明樹脂中,我感受到碳被「留下」的真實感。面對遙遠的2050淨零碳排,在這一刻變得具體而有意義。」

學生們開心展示碳鎖磁鐵作品

學生們開心展示碳鎖磁鐵作品

學生親手將海藻粉製作成各式海洋動物造型的碳鎖磁鐵

學生親手將海藻粉製作成各式海洋動物造型的碳鎖磁鐵

    「氣候變遷與科技創新」、「新能源與環境治理」博雅課程授課教師曾聖文老師表示,博雅課程與環安組長期合作推動環境教育,尤其每個學期學生所學習到的課程知識都更新,環安組杜元丞行政專員更不斷設計開發新的DIY手作作品,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樂趣與動機,誠摯感謝總務處環安組同仁及海大環保教室志工團的支持與辛勞,使每位參與課程的學生都能成為永續發展的種子與棟樑!

文創系學生在環保志工帶領下完成DIY作品

文創系學生在環保志工帶領下完成DIY作品

 

 

訊息來源: 共同教育中心博雅組

 

維護單位: 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0-31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