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推動環境生態保育 致力達成海洋永續目標

海大推動環境生態保育 海研2號執行相當多的海洋科學研究計畫

海大推動環境生態保育 致力達成海洋永續目標

    (本校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向來注重環境生態保育,於校區內打造海洋生物培育館培養臺灣原生種,並在貢寮設有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與新北市政府漁業處合作海洋生物復育,海研2號也執行相當多的海洋科學研究計畫。校長許泰文表示,海大師生的教學與科研成果,不僅是政府擬訂海洋發展策略、推動海洋政策的重要基礎,更是臺灣邁向永續海洋國家的重要推手。感謝榮獲三屆電視金鐘獎「聚焦全世界」團隊邀請海大合作拍攝《福爾摩沙守護者》,製作人舒夢蘭跟隨本校科研團隊潛入高溫酸海,不怕危險,非常值得敬佩。(影片連結)

    極端氣候的影響越來越嚴重,2020年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碳排放量已減少近7%,但地球的均溫未如同科學家預想而下降,地球暖化的速度已超越我們的想像,海洋吸收93%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海水溫度也持續上升,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尋找減緩暖化的方法,海大的研究人員也持續在海洋當中尋找解方。

 

海大藻類研究 培育抵消碳排放的海洋森林

    海大水產養殖學系李孟洲副教授及張睿昇合聘助理教授開發以人工培育臺灣原生藻種冬青葉馬尾藻、海木耳、小葉蕨藻及麒麟菜等,可為臺灣周邊海域進行海中造林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人類的碳排放,張助理教授表示,空氣中60%氧氣來源為藻類的光合作用,藻類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非常好,海中造林海藻生長的速度是種植陸生植物的好幾倍。

人工培育臺灣原生藻種進行海中造林對於吸收二氧化碳有相當好的效果

人工培育臺灣原生藻種進行海中造林對於吸收二氧化碳有相當好的效果

    李副教授說:「紅藻類特別容易吸收水中的鈣離子形成碳酸鈣,這種固碳作用就更不容易回到大氣。」另,他從臺南鹽田純化出微米等級的杜氏鹽藻,稱之為「看不見的森林」,希望在全球暖化下達到循環減碳的作用。海大在貢寮卯澳灣已施行6年海中造林,接下來也將運用在西部離岸風機海域的棲地復育。

李孟洲副教授盼杜氏鹽藻在全球暖化下達到循環減碳的作用

李孟洲副教授盼杜氏鹽藻在全球暖化下達到循環減碳的作用

 

「硨磲貝」 吸收二氧化碳的超級貝類

    當全球聚焦在以藻類固碳的同時,其實包括與維繫藻類共生的珊瑚與硨磲貝也有相當強的固碳作用。海大水產養殖學系黃之暘副教授表示,全球水域環境中藻類若負擔了3/4的碳捕捉,剩餘的1/4則由特定的貝類進行。硨磲貝的殼超過95%的成分組成為碳酸鈣,加上其外套膜中具有與之共生的蟲黃藻在日照下可行光合作用,因此終其一生都能展現優異固碳貢獻;生活在溫暖海域中的硨磲貝高達十餘種,其中巨硨磲甚至可以長到1.5米,重約400公斤,而所有種類則皆能在生長過程中大量吸收並轉化來自於環境裡的二氧化碳。

硨磲貝的殼有超過95%為碳酸鈣,終其一生都在展現優異固碳貢獻

硨磲貝的殼有超過95%為碳酸鈣,終其一生都在展現優異固碳貢獻

 

「烏龜怪方蟹」因應極端氣候的生命密碼

    除了減緩暖化的研究,海大科研團隊也研究生物在極端環境下的適應機制,龜山島周邊海底是火山湧泉的地熱環境,第22屆臺法科技獎得主-黃將修特聘教授說:「這種高溫、強酸的極端環境,剛好是可以模擬全球暖化及酸化的天然實驗室。」龜山島東側海域有大量浮游生物隨著黑潮暖流北上,早期的研究顯示熱泉噴口水溫可高達116℃、最低測得的酸鹼值也曾達1.75pH,黑潮一旦流經熱泉區曾造成95%以上的浮游動物死亡,因此熱泉水持續性的湧出顯著的改變了浮游動物的組成及生物多樣性。

    黃特聘教授研究團隊在龜山島高溫、強酸及含有高濃度硫化物、重金屬等有毒物質之極端環境中,目前正嘗試依測線距離移植珊瑚和螃蟹於不同溫度、酸鹼值的測線中,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改變,來觀察生物的生理、生態、行為及適應機制,尤其是對此極端環境適應力極高的臺灣特有生物「烏龜怪方蟹」,研究其體內的酵素是否依據環境因子改變而有不同的適應方式,或是將非熱泉區之石珊瑚移植進熱泉區,再移植回到原生長地,觀察珊瑚株生理、生化與生存機制以及微生物相的改變,了解海洋暖化及酸化對珊瑚礁生態系的可能衝擊及適應機制。

生活於龜山島熱泉極端環境的烏龜怪方蟹

生活於龜山島熱泉極端環境的烏龜怪方蟹

    為探討熱泉生態系的永續發展及探索未來全球海洋生態系的變遷,黃特聘教授表示,接下來也希望研究龜山島熱泉極端環境下是否存在生物的休眠卵,可以長期隔絕外界環境不利因子保護休眠中胚胎的耐久卵殼是一種對抗不良環境的強力適應能力。

 

拒絕海漂垃圾 一起關心海洋 守護福爾摩沙

    海漂垃圾也是邁向永續海洋急需解決的問題。海大輪機工程學系華健教授發明了一套形狀如同海星的垃圾清淨系統,構造簡單且材料便宜。「海星」靠風轉動風機,轉動力傳到水下的渦輪機後,產生的漩渦將附近的垃圾吸引、收集。

海星垃圾清淨系統依靠風力運作,組裝簡單且材料便宜

海星垃圾清淨系統依靠風力運作,組裝簡單且材料便宜

    華教授表示,接著會持續改良海星,讓大眾都能很容易DIY組裝和使用。如此,藉著更多人親身參與清淨海洋,讓大家清楚了解,只有減少垃圾產生,並管好自己的垃圾,才能解決海漂垃圾問題,也才能真的讓我們的海洋恢復乾淨與健康。

 

空拍片頭題字、跨場域書寫

    「書法在不同的場域空間創作書寫,那書法就不只是書法。」受邀於《福爾摩沙守護者》片頭題字的海大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說,扛著數張百號油畫布在濕滑的海蝕平台作業,加上寫大字的毛筆同等身高且超過3公斤,將曾經練八極拳的功夫底子,剛猛拳法用於大字書寫的勁道,在平台扎穩馬跨弓步題字,而書寫過程卻是平靜,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謝主任受舒夢蘭製作邀請,在大自然中寫書法、與拍攝團隊合作、空拍機取景,是一種跨領域表達,提升藝術的表達境界,傳達海大與製作團隊對生態保育和永續海洋的意義。

謝忠恆主任於海蝕平台書寫展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謝忠恆主任於海蝕平台書寫展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維護單位: 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
更新日期: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