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休閒農業、森林療癒師、太空果實 海大地方創生重燃生機

寵物休閒農業、森林療癒師、太空果實  海大地方創生重燃生機

海大馬祖校區辦地方創生座談會

    (本校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教育部北區地方創生推動中心,今(12/24)在海大馬祖校區舉辦「2020青年創業與地方創生座談會」,分享如桃園新屋幫助傳統農家轉型寵物生態休閒農場、以人才留鄉為宗旨將無人機農噴教育引進卓蘭高中等。海大馬祖行政處處長、教育部北區地方創生推動中心計劃主持人張文哲表示海大能在馬祖設校落地生根,得力於在地的支持與密切結合,而劉增應縣長認為,海大是國家頂尖海洋專業學府,海大馬祖校區的設立對當地有深遠影響,期待透過產官學合作,培養在地人才,創造馬祖三贏局面。(媒體曝光影音)

劉增應縣長表示馬祖縣政府希望營造對年輕人友善的創業環境,包括新創前三年貸款補貼,以及SBIR每年一千萬投入支持青年創業

劉增應縣長表示馬祖縣政府希望營造對年輕人友善的創業環境,包括新創前三年貸款補貼,以及SBIR每年一千萬投入支持青年創業

    今年二月,教育部委託國立海大成立「教育部北區地方創生推動中心」,聘請八名協力師陸續盤點臺灣北部偏鄉資源,針對桃、竹、苗、中、彰、投城市之鄉村人口老化、年輕人口過度向都會集中而導致之城鄉發展失衡、貧富差距擴大問題持續了解,同時依據地方特色、發展脈絡尋找資源串連、改善其發展困境、活化地域經濟。海大馬祖校區以「地方創生實務經驗」為主題特別邀請馬祖連江縣縣長劉增應、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女士、教育部北區地方創生推動中心協力師們,以及馬祖在地創生青年團隊到場經驗交流。

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女士被馬祖環境吸引,今年已到馬祖四次。

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女士被馬祖環境吸引,今年已到馬祖四次

    教育部北區地方創生推動中心成立不到一年,各地協力師的辛勞耕耘已有成果。像是孫淑瑜協力師為了改善桃園新屋低入戶增加問題,親自深入農村探訪盤查,發現因少子化問題嚴重,寵物產業正夯,在新屋沿海一帶農村已開始產業轉型,自成寵物產業服務聚落,於是在新屋組織「愛Pet新屋產業聯盟」,幫助轉型中農家以打造「新屋寵物生態休閒農業」對外行銷,從資源串聯、資源整合到外來資源自己來尋求合作機會,是一段奇幻旅程,她以「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城市精采,人民發財」做為總結,期許偏鄉毋需擔心又老又窮,只要努力耕耘,就有恢復往日繁華的機會。

    第二位分享的歐陽瑞蓮協力師,在苗栗公館幫助返鄉棗農青年設計體驗服務遊程,以紅棗為材料,研發新產品像是紅棗高粱、紅棗發糕、饅頭和紅棗茶葉蛋,設計「紅棗十全大餐」,同時宣導「青銀共創」,幫助銀髮族二度就業,讓年輕人有依靠,熟齡者有事做。楊宗鴻協力師則是著眼於卓蘭人口外移嚴重,首開先例將「無人機農噴教育」引進卓蘭高中,以「人才留鄉」為課程宗旨,培育農家子弟學習智慧農業,例如微氣候站,以及共享分級包裝廠、建立地方品牌等,希望同學們能以技術服務鄉里、留鄉發展。另外,在彰化埔心,林欣婕協力師串連在地農民,將回收養過菇的太空菇包,以台中農改場「木黴菌」新技術發酵處理,產出能替作物保溫保水、抑制根瘤線蟲危害的農業資材「太空介質」,施作在葡萄等果樹上,其收成的水果天然且美味,背後循環再利用的永續精神,被稱為「太空果實」。

許多馬祖當地創業青年到場聆聽,積極參與交流分享

許多馬祖當地創業青年到場聆聽,積極參與交流分享

    此外,馬祖近幾年來亦有多位返鄉創業青年深耕地方,例如「兵的料理」老酒麵線創辦人王錦儀是馬祖南竿人,她首創老酒、薑、乾燥蔬菜與麵線包裝成麵線版泡麵,後來到台灣北、中、南部辦理市集,她分享創業歷程利用連江縣政府的專長訓練平台,從青創貸款到通路的拓展等都學會,鼓勵青年多使用官方免費提供給創業青年的數位平台。日光春和創辦人劉浩晨則分享他經營民宿和旅館的經驗,他是家族經營民宿第二代,在接手爸爸的民宿生意後,才開始經營業務,包括學木工、修水電、財務、行銷,認為創業不是一條簡單的路;想把打造馬祖成為「療癒之島」的曹芷屏原本在台灣念完大學後回東莒工作,雖面臨家鄉長輩的不諒解,仍堅持做聚落活化「大浦plus」,以X(專長)換生活,為地方作「流動創生」。

    今日座談會現場嘉賓雲集,包括連江縣縣議會議長張永江、教育處處長陳冠人、產發處王建華處長、行政處陳麗玲處長、北竿鄉陳如嵐鄉長、中山國中國民中學蕭建福校長、塘岐國民小學陳功德校長鄉民代表會吳金平主席及多位鄉民代表及議員參與。陳美伶前主委表示馬祖在地力量、縣長治理能力、府會之間合作無間,乃地方創生絕佳優勢,未來更要致力于「公私協力」,使大學走出校園,令研究跟地方有所連結。海大張文哲處長則盼藉由此次座談會達成兩地實務分享的對話平台,發揮合作、共好的互助精神,串聯地方資源,為台灣地方創生盡一份心力。

海大張文哲處長與陳美伶女士、張永江議長一同頒發感謝狀

海大張文哲處長與陳美伶女士、張永江議長一同頒發感謝狀

 

維護單位: 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
更新日期: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