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博雅課程推動綠能與公益結合 帶領青年學子實踐社會責任

全體師生在大溪國中太陽能發電設施合影

海大博雅課程推動綠能與公益結合 帶領青年學子實踐社會責任

    (共同教育中心訊)在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綠能與設計:跨域學習對大學生能源轉型態度及關鍵能力之影響」的經費支持下,海大博雅課程-「新能源與環境治理」帶領修課學生赴桃園市投入公益活動及考察綠能設施,將公益與綠能結合成為正的循環,讓青年學子在體驗教育中實踐社會責任。

真善美社福基金會鄭雅文小姐及楊舒婷小姐為學生解說公益年曆的設計理念

真善美社福基金會鄭雅文小姐及楊舒婷小姐為學生解說公益年曆的設計理念

曾聖文老師致贈感謝狀給真善美社福基金會及太陽人全民電廠

曾聖文老師致贈感謝狀給真善美社福基金會及太陽人全民電廠

    為了提升綠能教育的深度與廣度,該課程與宏威環球-太陽人全民電廠產學合作,在授課教師曾聖文老師與太陽人全民電廠劉思妤秘書、黃烈誠專員共同帶領下,海大師生於11月9日赴桃園市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投入公益活動,陪伴憨兒度過一個美好的週日上午。基金會鄭雅文小姐、楊舒婷小姐首先說明憨兒的類型與照護方法、各個園區的服務對象及機構附設職業培訓機構(包括憨樂洗車場、壢小故事森林、故事憨仔店)的運作模式,讓學生深入了解機構如何協助憨兒自立生活、融入社會。學生也對社福機構運作及與憨兒相處之道踴躍提問與交流,收穫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接著,海大師生與憨兒一同進行趣味摺紙創作,利用報紙等再利用紙材摺出武士帽、飛機、船舶、紙鶴等造型,在歡笑中圓滿結束公益活動。

海大學生細心地陪伴憨兒進行摺紙創作

海大學生細心地陪伴憨兒進行摺紙創作

海大學生親自示範和尚帽的戴法

海大學生親自示範和尚帽的戴法

    公益活動結束後,修課學生接續前往桃園市立大溪國民中學,實地考察太陽能設施的建置和維運工作。太陽人全民電廠黃烈誠專員、劉思妤秘書詳盡的為學生們講解太陽能發電設施的建造工法、維運重點、成本與收益結構,以及如何透過「日光循環公益」專案,將全民集資的綠能收益轉化成為捐贈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公益基金,形成綠能與公益的正向循環。值得一提的是,大溪國中林晏瑄校長十分支持校外教學,貼心為每位師生準備大溪豆干小禮,使全體參訪師生深深感受大溪鄉親的濃厚的人情味。

黃烈誠專員為海大學生解說太陽能發電站維運實務

黃烈誠專員為海大學生解說太陽能發電站維運實務

    河工系學生陳立霏感性的表示:「這次在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的體驗當中,我們與憨兒們一起摺紙、畫畫,時間雖短暫但過程中理解到了他們與我們的不同,也了解到他們很多需要被幫助的地方,更是在和他們互動時獲得滿滿的溫暖與成就感,是一次非常珍貴難得的回憶!」

    電機系學生朱耘頤指出:「今天來到大溪國中參觀太陽能板的實體樣貌,實地了解大溪國中的太陽能板滿載時能儲存每小時250千瓦的能量,客製化的設計也使得校園頂樓有了額外的空間提供學生活動,甚至還能提供很好的散熱效果。即便在烈日下也能保持舒適的溫度,室內溫度下降,冷氣的使用率也能大大降低,能夠發電又能省電的雙倍效益讓人讚嘆。今天的經驗讓我感受到綠能的發展是未來不可或缺的技術!」

    任課教師曾聖文老師表示,很感謝太陽人全民電廠陳威丞執行長長期對「新能源與環境治理」課程的支持與協助,此次考察更感謝真善美社福基金會、大溪國民中學接待本校師生,提升學生的綠能素養與社會實踐能力。期許大學、綠能公司、社區學校與社福團體的協力網絡更加穩固,共同提升綠色能源的社會認同與正向循環!

訊息來源:共同教育中心博雅教育組

維護單位: 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