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USR攜手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 打造偏鄉孩童的海洋學習基地

海大USR團隊於7月1日至2日在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舉辦「海洋教育營」

海大USR攜手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 打造偏鄉孩童的海洋學習基地

    (USR計畫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團隊於小學暑假前的7月1日至2日,在雲林縣四湖鄉新落成的「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舉辦「海洋教育營」,吸引四湖與口湖地區共8所偏鄉國小總計45位學生參與,透過兩天一夜的海洋教育活動,讓偏鄉學童以親身體驗認識海洋知識、食魚教育與環境保育,不僅實踐教育平權,也強化了社區凝聚力。

學生體驗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AR划船設施

學生體驗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AR划船設施

學生體驗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VR釣魚設施

學生體驗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VR釣魚設施

    本次為海大連續第四年在雲林沿海地區舉辦「海洋教育營」,首次移師至具備沉浸式教學設備的「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也是第一次安排學童夜宿,活動規模與內容再升級,讓參與的小學生都覺得相當新鮮。活動由李明安副校長及曾煥昇副教授籌劃,並由曾老師指導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系學會及海洋科技教育文化社學生協力推動。

    開幕式於7月1日上午舉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業師吳蕙如、雲林縣政府教育處李諺亮科長、雲林縣四湖鄉鄉長吳勁葦、雲林縣四湖鄉民代表會主席吳顯志與代表吳曜宗、雲林縣四湖鄉崙南村村長吳美玲與湖西村村長王玉鍊、雲林縣口湖鄉鄉長特助蔡寬仁等多位中央及地方代表蒞臨致意,學童所屬的8所國小校長亦親自到場為學生打氣,鼓勵孩子勇敢探索海洋世界,並代表各校致贈感謝狀,肯定USR團隊推動偏鄉教育的付出與成效,同時也充分展現出大學端與雲林沿海學校間良好的合作關係與教育共識。

海大學生設計了一系列闖關遊戲讓學童認識海洋知識

海大學生設計了一系列闖關遊戲讓學童認識海洋知識

    兩天營隊活動內容豐富多元,首日課程結合中心的多項沉浸式教學設備,如AR與VR互動系統,讓學童模擬划船、釣魚、探索海洋生態。海大學生亦設計了一系列闖關遊戲,讓學童認識海上自救、辨識海鮮種類與海洋廢棄物分類等知識,提升環境意識與實務應變能力。

海大USR團隊合作夥伴曾秋美小姐(左)示範剖蚵與料理

海大USR團隊合作夥伴曾秋美小姐(左)示範剖蚵與料理

參與海洋教育營的學生認真地剖蚵

參與海洋教育營的學生認真地剖蚵

    次日課程則聚焦雲林沿海當地重要的養殖水產品「牡蠣與文蛤」,由曾煥昇老師講解其生理特性與養殖方式。並由具廚師證照的合作夥伴曾秋美小姐示範剖蚵與料理,帶領學童體驗「從海洋到餐桌」的完整過程,讓學生明白食物得來不易,學習尊重自然資源、珍惜食物,也深化對本土漁業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學生們運用想像力動手創作海廢藝術品

學生們運用想像力動手創作海廢藝術品

    活動尾聲,特別邀請雲林沿海在地藝術家陳玄茂大師與學童一同進行牡蠣殼與文蛤殼再利用創作,讓學生們運用想像力與創意,將廢棄物轉化為富含海洋意象的藝術作品,落實環境永續與循環經濟理念,也為活動畫下深具意義的句點。透過「講蚵」、「剖蚵」、「食蚵」到「用蚵」的課程設計,以實際行動落實「食魚教育」。

陳玄茂大師(中)與參與海洋教育營一起和海廢藝術創作合照

陳玄茂大師(中)與參與海洋教育營一起和海廢藝術創作合照

    海大USR計畫團隊近年持續深耕地方,積極擴展與雲林地區國小的合作關係,從最初與三崙、金湖國小合作起步,逐步擴充至更多沿海學校,透過海洋教育營等系列活動,實踐「教育零距離」理念,致力於打破城鄉資源壁壘、縮小學習落差,讓每一位偏鄉學童都能享有與都市學生同等的學習機會與成長空間,推動教育公平與在地連結。海大「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團隊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結合創意教學與跨域合作,培育具海洋素養與永續意識的下一代,攜手地方邁向永續教育與海洋共好的目標。

訊息來源:海大USR計畫「雲林四口-里海漁鄉」

維護單位: 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