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與雲林縣四湖三條崙社區合作推廣「環境教育」

「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團隊與雲林縣四湖三條崙社區合作推廣「環境教育」

海大與雲林縣四湖三條崙社區合作推廣「環境教育」

    (USR計畫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團隊為深化「環境教育」推廣成效,繼9月下旬舉辦環境教育課程後,10月4日USR團隊再次來到雲林縣四湖鄉三崙國小;此次「環境教育」課程由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曾煥昇副教授主持,並邀請雲林縣四湖鄉崙南村吳美玲村長分享三條崙海岸固沙成效,連同三崙國小校長、教師及當地社區民眾,共計46人參與。

三崙國小陳仕祥校長開場致詞

三崙國小陳仕祥校長開場致詞

曾煥昇副教授講授烏魚三寶

曾煥昇副教授講授烏魚三寶

    三崙國小陳仕祥校長於致詞時感謝當地鄉親熱情前來參與課程,相信大家對當地環境議題相當感興趣,未來一定可以順利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吳美玲村長對三條崙環境相當重視,其中「固沙」作業更與雲林沿岸環境保全息息相關,因此,此次環境教育課程特別與「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團隊合作,以海岸「固沙」為主題,對三崙國小校長、教師及三條崙社區民眾進行授課,希望喚起在地社區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更能珍惜自己的家園。

雲林縣四湖鄉崙南村吳美玲村長以當地知名祭典「牽水(車藏,音ㄓㄨㄤˋ)」作為開場

雲林縣四湖鄉崙南村吳美玲村長以當地知名祭典「牽水(車藏,音ㄓㄨㄤˋ)」作為開場

    吳美玲村長課程內容活潑生動,以實際案例強調固沙的必要性,特別以雲林口湖當地知名民俗祭典「牽水(車藏,音ㄓㄨㄤˋ)」作為開場,此一雲林口湖當地特有祭典,起源於19世紀中期的「六七水災」,因當時臺灣先民生活環境普遍不佳,且建築簡陋無法抵禦洪災,海岸亦欠缺防洪設施,故洪水來臨時導致重大傷亡,當時慘況可謂「屍橫遍野」。因許多屍體無法妥善安葬,後人為安撫先祖亡靈,因而衍生此種當地特殊海洋祭典。

吳美玲村長講解「固沙」環境議題

吳美玲村長講解「固沙」環境議題

    一百多年前「六七水災」所帶來的災情,凸顯海岸管理的重要性,隨後講述雲林四湖地區固沙活動緣起,並將固沙實務過程依次介紹,包含:材料蒐集、「挖沙」、「裁切」、「提高」、「移動」、「架高」、「固定」、「掛飾」,共計8步驟,同時搭配過去活動的實景照片,讓參與民眾更易吸收實務知識。最後,吳村長提及固沙成效,包含:永續海岸環境、喚醒民眾對海岸防護、保護國土等層面的重視,並呼籲在地鄉親「自己家鄉自己顧」,將想法付諸實際行動,並將此理念持續傳給後代,方能有實際成果。

曾煥昇副教授講授捕撈鰻苗時與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社區民眾互動

曾煥昇副教授講授捕撈鰻苗時與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社區民眾互動

    曾煥昇副教授講授雲林四湖沿海主要漁產的相關知識,包含:鰻魚、烏魚、虱目魚等魚種,並介紹其具有商業價值的原因。舉例而言,鰻魚(白鰻)因受日本人喜愛,且具有豐富營養成分,因此,具有高度商業價值,並發展出多種料理。烏魚則擁有「烏魚三寶」,包含:烏魚子、烏魚腱、烏魚膘,分別以烏魚的卵巢、胃、精囊製成,因相當美味深受老饕喜愛;此外,取出了三寶後所剩魚體,即「烏魚殼」亦可製成米粉湯或炸烏魚殼,可達成「全魚利用」。最後,虱目魚部則介紹「國姓魚」的典故、魚體構造外,亦介紹「無刺虱目魚」處理過程,讓民眾對雲林沿海當地養殖物種能有更詳細的認識。

雲林縣四湖鄉公所鄭琬嵎村幹事到場致詞

雲林縣四湖鄉公所鄭琬嵎村幹事到場致詞

    雲林縣四湖鄉公所鄭琬嵎村幹事亦親自到現場致詞,感謝現場鄉親對環境教育宣導的參與及支持,同時致謝海洋大學協助當地環境永續議題相關知識的推廣。海大「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團隊將持續於當地推動相關活動,期望能落實「里海」理念,真正達成海洋產業永續發展的目標。

訊息來源:海大USR計畫「雲林四口-里海漁鄉」

維護單位: 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0-09